我去云南支边的前前后后(二)

    1
    回复
    23162
    查看
    [复制链接]

    41

    主题

    121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2-7-3 1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本帖最后由 和气陈蔺 于 2022-7-7 14:57 编辑

    我去云南支边的前前后后(之二)

    ——纪念支边五十周年



    作者.陈蔺


    7

          学校有军宣队杨队长、鹿广平老师护送我们到云南。那趟专列载了我们近千人,从成都出发,走走停停,在成昆线上行进了两天有余,刚通车的成昆线,一条艰险之路,速度之慢路途之遥,在临近昆明的楚雄,换成了军用大卡车,几十辆大卡浩浩荡荡,在那条通向边境的弹石路上成一条长蛇阵,翻山越岭,跨河过江,一直往西去,整整五天,把我们拉到了临沧耿马孟定坝的二师七团,这里是边境线。



          成都三中分在一、二营的若干个连队,我在一营十一连。深山夹皮沟,半山坡上密林之中新建的几个牛毛毡棚棚,就是我们的营地。眼前景象与我们听说的想象的差距太大,很多同学一屁股坐在我们自己背上山的铺盖圈上就开始号啕大哭。我和几个同学去送杨队长鹿老师下山,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到了机耕道的山弯弯处,他们执意要我们快回去……杨队长对我说了一句话,终生不忘:小陈啊,无论遇到啥困难,咬咬牙,咬咬牙就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话音未落,他声音哽咽,甩过头大踏步地朝远处走去。鹿老师眼含泪水握着我们的手,反复叮嘱。

          目送他们远去的背影……几个同学全都蹲在地上大哭起来,我没哭。回到连队营地,大部分同学已经按班排安顿了自己的行李。只有几个人还在暮色中坚持不进寝室,坚决要求回成都回家。老四哭得最厉害,我们在学校就熟悉,是好友,我反复劝她,她不理,我只好拎着她的行李,拽着她进了牛毛毡棚子,给她铺床,给她打水洗脸,给她慢慢谈既来之则安之。之后,我和她床铺面对面,一个小伙食团一个锅里吃饭,一起上山劳动一起经历边疆的风风雨雨,一直到我调离连队到分场部当宣传干事。她适应得很快,积极乐观发展很好,当劳模,升职为连长,老四的大名雷祥玉。


          我们11连是新建连队,有我们三中来的同学整整一百人,男生60,女生40,加上连队原有的上海知青、昆明知青,湖南老工人及家属共有一百二三十号人。

          连队还有一位59年的下放军官,老盖,昆明军区国防文工团话剧团的编创人员、演员,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像老盖这样的昆明军区1957年1959年下放的所谓右派右倾军官,在孟定农场不少,他们是云南农垦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生全部在三排45人,我被任命为八班班长,以后又担任三排排长,连队团支书……


    8

          刚到兵团那一年半载最艰难,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吃不饱饭营养不良,水土不服…还有天天盼望家书思念父母的寂寞和惆怅。再难再苦也得咬紧牙关过,做啥都按照我爸我妈的交待,踏踏实实地干,在连队那段日子咱不是先进个人就是我的班排是先进,72年我担任三排长时,七团宣传科长李相才亲自来我们连队驻队采写上报材料,报师还是兵团先进,记不得了。就此和陕西汉中人高65级的高中生相才大哥成为至交,受他指教不少。当年他家四个兄妹在云南支边。

    9

           孟定坝是个狭长的坝子,坝长六七十里,南定河水顺着坝子滚滚西行向缅甸的萨尔温江去。史载:国营孟定农场在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东经98.9-99.28、北纬23.48-23.7……从东到西约35公里,最宽13公里,距离昆明938公里……孟定农场建于1958年3月15日。

          天然橡胶是国防和工业建设的重要物资, 与钢铁、煤炭、石油同列为四大工业原料。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中国大陆几乎没有自己的天然橡胶产业,加上国外势力的全面封锁,国防和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中央人民政府作出“一定建立我们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1951年8月31日,周总理委托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主持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政务会议,作出了“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决定在我国华南、云南建立天然橡胶基地,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扩大橡胶的种植,陈云主持这项事业。1951年8月31日,华南垦殖局成立,由叶剑英兼任局长,并调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2万多名官兵分赴海南各地参加植胶工作。1953年1月云南垦殖局成立,计划在云南发展100万亩胶林。关于天然橡胶种植,国外权威人士认为,橡胶树只适宜在南纬10度和北纬15度以内的热带地区种植。而云南最南端也只有北纬21度一一25度,如果按照这种理论,云南是不能种植橡胶树的。周恩来总理要求云南农垦突破禁区,艰苦的探索,把云南建成我国第二大和世界一流的天然橡胶基地。云南农垦的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凭着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热爱,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终于在滇南、滇西高海拔非传统植胶区成功种出橡胶树,创造出世界植胶史上的奇迹。国家对云南农垦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王震部长都先后来到云南农垦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云南农垦的发展和云南军垦的发展分分合合交叉前行。1954年11月,西南军区动员了参加解放云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野一部4887名复员干部和战士,留在云南边疆屯垦戍边。相继在边境线上建立了怒江、陇川等共10个军垦农场。1958年昆明军区继续动员复员退伍军人充实军垦农场和国营农场,又有1000多名部队转业复员军人留在了云南军垦,沿边境线增建了十四个小型军垦农场。其中包括昆明军区1957年1959年的下放右派右倾军官。著名小说《边疆晓歌》就是取材于这些军垦农场的故事。

    10

          文革中,同全国一样,云南全省陷入极度混乱,云南边疆国营农场遭到严重破坏,局势十分混乱,严重威胁边境的安全。昆明军区当时的司令员秦基伟将军经请示中央决定,抽调了2000多名干部(军、师、团、营、连、排),入住云南农垦全辖,于1969年3月在原云南省农垦系统基础上组建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下豁4个师,32个团,4个直属单位,隶属昆明军区。由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军区共同领导,力图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不久,十万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大城市的知青加入到云南农垦行列。这时的云南农垦有转业官兵、科技人员、归侨侨眷、城市青年、湖南支边农民,二十多个民族,二十万人马,声势浩大。我们到云南时,孟定农场就叫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有职工上万人,其中成都上海昆明知青有七千多。政委、团长,各营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是现役军人。曾任的老领导韩定扬,老红军,红四军的,跟随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万里长征,参加过腊子口战役、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上党、闻夏等著名战役。还有王占魁,四兵团陈赓将军的部下,全国战斗英雄……云南农垦有许多杰出人物,可歌可泣,战争年代他们戎马生涯枪林弹雨,经济建设中又服从国家需要,扎根边疆艰苦奋斗为国奉献……这些无疑都深深地激励和影响我。


          我在孟定这个坝子呆了若干个年头,把青春和梦想都种在了这里。在这里经受磨砺,一步一步坚强和成长…

    于2021年4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21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2-7-29 16: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想发几张图,仍然没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Copyright  © 2015-2022  西部知青网  Powered   by  www.ynzb.com    ( 蜀ICP备08006561号-3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公网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