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的故事(之一)

    0
    回复
    10395
    查看
    [复制链接]

    41

    主题

    121

    帖子

    44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42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22-7-6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南充
     
    本帖最后由 和气陈蔺 于 2022-7-10 07:48 编辑

    《华西坝的故事》


    作者.郭小马


    地名的故事

          成都有个很有名的地方,叫华西坝,不说尽人皆知,但凡在成都住了一阵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华西坝有个奇怪之处,就是它虽然大名鼎鼎,但是都找不到这个地方,不像天安门,你可以指着它说,这就是天安门,明白无疑。成都这个华西坝,不论你到街上去,还是找来地图看,或者到地方志去查,都找不到它。
          前不久有权威人土编辑出版了一本书,叫《成都街巷志》,记载了成都大小上千条街道的名称由来,演变历程,还有背后的故事。这书囊括了成都的全部大街巷,有依然存在的,有已经消失的,书里也找不到华西坝。有首歌这样唱:“听说过,没见过,两万五千里呀”,说的是长征,这华西坝也是这样,听说过,没见过。

          前几年文化产业开始火爆,大家纷纷把值得一提的东西翻将出来,精心打磨一番后,将其变为商品,然后冠以文化,加以出售。
          成都有条街叫大学路,通长800米,也被打造了一通,街头街尾各立了一块牌子,说明此路的来历,其中有一句说,“1904年,光绪三十年,英美传教士在此投资购房,俗称华西坝”,说且说矣,但语焉不详,且诸多可疑,洋人投资购房就叫华西坝,而且是民间俗称,何不称“洋人街”?于事不合,这大学路在城南,为何称华西,于理不通,将一条街道称之为坝,于情不符,这街牌可能是敷衍塞责,也可能另有难言之处。
          还是老君山一位得道高人解出了来历。原来这华西坝,就是因为当年洋人在此修建的“华西协和大学”而得名。华西者,“华西协和”的简称;坝者,周围附近也。通俗讲,“华西坝”就具“华西协和大学周围那一片”的意思,这是泛指,难怪你找不到这一片是哪一片呢,高人在地图上勾勒出来,南起一环路,北抵锦江河,东起红星路,西止浆洗街,这方圆近五个平方公里的地盘,就是从前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区,也就是俗称的“华西坝”。




    校名的故事

         华西坝得名于华西协和大学,尚且如此家喻户晓,想来这大学的名头应该更加响亮才对,却又作怪,“华西协和”之称,恐怕除了专家,没有几个人知道。究其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这所大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充了公,后来几经改名换姓,已经不复存在了。

        华西协和是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教会组织建立的,始于1905年,原先只是个教会学校,类似于神学院。到了后来,学校主事的把科学的课程也搬进了学校,华西协和逐渐发展成综合性大学,传授自然科学,也传授人文科学,不再以神学为限。

         华西协和的医学尤其了得,中国的现代牙医,疾病控制,临床医学等,都发源于此,不可小觑。相比之下,法国的传教士眼光就短浅一点,他们把神学院办在了人迹罕至的山里,鸟儿鸣,花儿香,修行可以,要想长久就不行了。所以华西今天还在,不久前还搞了百岁纪念,校园焕然一新,生机盎然,那边法国的上书院却早已成了瓦砾一片。

         华西协和的“华西”二字,是“中国西部” 不管怎样,“华西协和”当时位于中国西部边陲,像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为苦难的中国带来许多现代文明。除了推广科学,发展医疗外,还办了小学和中学,现存的小学路、中学路和大学路,都是当年民间为了方便,口传俗称至今的。凡事从娃娃抓起,洋人深谙其道。这还不算,还有育婴堂,专门帮助妇女和儿童,大概和今天的妇幼保健院相仿。

         20世纪80年代末,有个加拿大华人到中国公干,临行前母亲给他一张照片,是母亲和襁褓中的他,背景上依稀可见“华西育婴堂”的牌子。母亲告诉他,这是他出生时照的,时间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地点就是这里,成都某地的“华西育婴堂”。母亲拜托儿子,一定要找到这个地方。

          这儿子也孝顺,公干完了,就从上海飞过来,在成都掘地三尺,一定要找到那个不知在何处的“华西育婴堂”。一开始他还是孤军奋战,后来翻来翻去的,动静大了,就惊动了“中加管理培训中心”,那里面有一群从加拿大取经回来的和尚。和尚们刚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得知此事后,马上投桃报李,出手相援。和尚们带了那孝子翻江倒海地找,居然真的找到了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华西育婴堂”,不过时过境迁,那里已变成了一座食府,当年的“育婴堂”已不见了踪影。

         成都是美食之都,餐馆等,不一而足。这也难径,国人当时何等愚新,《封神榜》里有的是鬼怪,搬一两个下来附会凡间,没啥稀奇。
    后来新中国成立了,举国欢腾,但华西协和却股有和大家起欢庆新中国。因为美国在中国内战时站错了队,支持过老蒋,华西协和带有美国血统,就被划进了“敌产”,敌产充公,校园中的外国人等,无甚用处,就被勒令“滚回老家去”,华西协和大学从此消失,只剩下华西坝,因为在百姓嘴上难以根除,得以传承下来。

         几年前有人在地摊上发现一本《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著,书上盖有几个印章,大概是当年清理敌产时留下的。从印章上得知,华西协和充公后改的第一个名字叫作“华西大学”,简称“华大”,大概已是一家做主,就把表示联合的“协和”二字去了。
    到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打败了美国野心狼,中美结了大梁子,“华西大学”又改名为“四川医学院”,“华西”二字彻底消失,不让人联想到美国。
    “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一直沿用到1985年,是继“华西协和”之后最为响亮的名头。在成都地界,你要不知道“川医”,那就要被低看一眼,被人误认为是外地人,这样老婆都不好找。不过“川医”之称,听起来有点地方性,让人隐约感到不过是个大型的县医院,为了强调其重要性,百姓往往称它为“华西坝的川医”,以示了得。

         这“川医”虽然名头响亮,但命运多舛,反“右”,“文革”,自然灾害,一个都没有错过,五脏六腑都翻了一遍,苦不堪言。

    后来,打倒了“四人帮”,迎来了新时代,大家怀念起老华西,就把名字又改了,还请邓小平题了字。这回的名字叫“华西医科大学”,历史、特色、级别,都反映在这名字里。

         “华西医科大学”简称“华西医大”,托了邓小平的福,运相比“川医”要好得多。因为没有了干扰,校园里的专家们可以像当年的华西协和一样,专心研究学问了,这是华西医大发展时期。洋人们看到华西重回正道,也很欣慰,渐渐也有人回来,怀旧,访友,切磋技艺。“华西医大”吃水不忘挖并人,远赴国、加拿大各国的大学重修旧好,还与约克大学合作焦立了“自求恩医学阶”,地点在加拿大的多伦多。
    国际国内、“华西医大”都顺风顺水,一片欣欣向束。

         好景不长,到了21世紀,最说进人了新紀元,“华西医大”却寿終正寝,再次消失,变成“四川大学华四医学院”,邓小平手书的“金字招牌”也被取下,送进了陈列室。尽管如此,但华西人仍有一点“人还在,心不死”的味道,现在流行的叫法,就直接是“华西”,民间如此称呼,川大好像也奈何不得。

         这么多的名字,听起来都乱,其实很简单,说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英美传教士最初在华西坝创建的“华西协和大学”,简称“华西协和”,新中国成立后称“华大”,后来称“川医”,再后来称“华西医大”。现在有点乱,江湖人称“华西”,内部简称“川大华西”,官名全称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您记好了。

    (未完待续)

    ——选自《马语》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Copyright  © 2015-2022  西部知青网  Powered   by  www.ynzb.com    ( 蜀ICP备08006561号-3 )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成都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公网安备案